美容新聞

第二期保就業計畫於去年11月底結束,外界預料裁員及結業潮將隨之掀起,近期陸續有人將生意放盤轉讓,另一邊廂失業大軍亦趁機創業。

多名生意買賣中介反映,最近頂讓生意的查詢急增,不少人冀趁低價承接生意,除了有牌照及設備的生意較吃香,疫下大受打擊的派對房間、補習社及賓館,其轉讓盤需求也不跌反升。隨着政府各類資助補貼完結,加上防疫措施再度收緊,業界預料,聖誕旺季過後,酒吧、茶餐廳等食肆生意轉賣成交量勢將飆升。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近一年,各行各業生意大受衝擊,不少行業均需依靠政府防疫抗疫基金資助苦苦經營,惟第二期保就業計畫及其他資助陸續完結,老闆們亦須設法尋後路,將生意放盤轉讓。

疫情惡化低價急放生意

事實上,第二波疫情爆發時,不少派對場地及補習社生意受創,但因未獲政府抗疫資助,已開始放盤轉讓,及後包括派對場地及補習社在內的多個處所被勒令停業,其轉手或頂讓盤數目急增。香港派對場地協會會長林漢然指出,當時業界均會平價出讓場地及設施,而不少行外人都想趁低價承接派對場地生意,先改裝成「私竇」,日後再轉回派對房間,「這些人本身不太受疫情影響,手上有餘錢投資。」但隨着第四波疫情爆發,情況又有變化。林漢然直言,原本早前派對場地因生意恢復,轉手情況較7、8月明顯下降,惟經歷過停業的重創,當第四波疫情來襲,相信業界有機會再度急放生意,「之前賣場地、賣設施,只要平價出讓都有人頂手。」但他難料頂手費會否因疫情惡化而再度下降。由於餐飲業在多輪抗疫基金均獲資助,加上保就業計畫規定不能裁員,生意買賣場HKEED負責人陳先生指出,過去數月各類食肆的放售意欲普遍較低,「即使餐廳無生意,有申請資助的東主都不會找他人頂讓。」

未申資助食肆放盤止蝕

不過,部分自社運開始生意受影響的食肆,未有申請政府資助,寧願「止蝕」放盤。香港中小企食店聯盟召集人林瑞華直言,早前在禁晚市堂食令影響下,一些食肆入不敷支,行內開始出現多家免頂手費食肆的消息,「如果找到人頂手,起碼不用蝕三個月按金,又節省還原費。」疫情亦衝擊旅遊業,過去數月不時有旅行社、出租車公司的放盤廣告,建富生意顧問高級業務經理江平直言,專門接載旅客、商務客的出租車公司,以往較少將相關牌照出讓,「因無旅客及商務客來港,這些出租車根本零生意。江平留意到,第一、二波疫情下行內人都想「執平貨」,趁機擴充業務,惟自第三波疫情爆發開始,接獲愈來愈多新手的查詢,冀承接現有生意,當中有牌照及設備的生意較受歡迎。他指出,自19年社會事件,生意轉讓盤的數目上升,當時不少商店來不及放盤已宣告結業,但因疫下有政府資助,相較之下放盤數量升幅不算太高。

出租車服裝店賓館盤量增

數月前疫情稍為回落,但礙於各國尚未通關,市民仍未能正常外遊,唯有轉到可供一眾朋友聚會的派對房間玩樂。生意轉讓及加盟平台「香港創業」生意估值部總監孫啟瀚指出,由於市民出現抗疫疲勞,派對場地的轉讓盤需求開始現「報復性反彈」。教育界在新常態下復課,孫啟瀚稱,學生及家長對私營補習社需求亦開始恢復,補習社的放盤數目因而減少重然而,因應保就業計畫資助於去年11月底完結,打工仔預計將會被裁而尋後路,專營中小企生意轉讓的Build-U-Biz Limited營業經理吳簡言指出,去年12月開始收到不少創業者查詢,其公司於去年8月至10月進行的問卷調查,共訪問約三百人,發現逾六成人在疫情下打算創業。除了失業者想轉行創業,吳簡言表示,部分現職打工仔放無重薪假以致收入大減,或因公司人手減少而工作量增加,所以也考慮創業,「有人本身任職航空業、中港物流,以至電子業都有。」他舉例指,有銀行從業員在疫下開設芋泥芋圓店,直播新鮮製作過程,於網上成功吸客,近期再將芋泥芋圓製作外賣糖水包;亦有多名創業者於去年12月開設速剪店。

 

聖誕旺季後轉賣勢飆升

吳簡言又指,近月生意轉讓交易量上升,小食店、外賣店及餐廳等餐飲生意以外,服裝零售店、賓館,以至網店的放盤數量增多,「由於疫情下沒有旅客來港,故有客戶入手賓館生意後,簡單翻新後改以月租吸客,12月初已有兩宗賓館轉讓成交個案。」至於特許經營業務,江平則指,由於加盟店的前期及經營成本較高,疫情下較少人查詢,「加盟店要跟品牌裝修、取貨,生意分成之餘,創業者也要繳付加盟費,所需費用不少。」隨着政府各類資助補貼完結,孫啟瀚預料,聖誕旺季過後,酒吧、茶餐廳等食肆生意轉賣成交量勢將飆升。陳先生認同,飲食業界對聖誕生意仍有憧憬,相信業界會堅持多一兩月,至今年初才陸續將生意放盤,屆時其生意轉賣的盈利有望回復。

 

租金回落三成 民生店「撈底」開業

近月商鋪買賣及租務市場逐漸恢復,地產業界指,不少創業人士趁租金回落,於住宅民生區開店創業。中原(工商舖)商舖部高級分區營業董事曾自強直言,疫情持續下租金回落,較以往降價兩至三成,愈來愈多民生店鋪開業,「例如化妝品店轉做平價時裝店;髮型屋從樓上鋪搬回地鋪;便利店、獸醫診等均趁平租開設店鋪。」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表示,疫情下的商鋪買賣及租務市場,只是一雞死一雞鳴,一方面有人結業,另一方面則有人「撈底」租鋪。他續說,當失業率高便會造就創業,例如航空公司解僱大批空中服務員,驅使他們小本創業,租用數百呎鋪位開設小食店、咖啡店、飲品店等。疫下免租期延長,也有利小本經營的創業者租鋪。Build-U-Biz Limited營業經理吳簡言指出,近月代客商討的新租約大多減價三成,部分鋪位的免租期由以往七至十四日,延長至一至兩個月,「若創業者投資多一些於店鋪裝修,業主通常都可延長免租期。」

工字冇出頭!相信好多每天營營役役嘅打工仔,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做老闆,有自己嘅生意,甚至以興趣發展成為事業。

近年網上見到不少頂手生意嘅廣告,包括茶餐廳、珍珠奶茶店舖、美容院、補習社及其他大大小小嘅生意。當然,能夠遇到心儀嘅生意,有足夠資金及時間去一嘗創業夢,絕對係一件值得高興嘅事。但為何有人一頂手就損兵折將?你有冇聽過有人頂手後店舖不獲續租約,有人頂手後拎唔到酒牌經營,有人更一做老闆就畀人追數?原本希望創一番事業,最後卻變成苦主。

為免「中伏」,投資者考慮是否要頂手時,除咗要考慮行業前景,也需要了解該盤生意嘅業務性質、涉及嘅牌照、資産及賣方通過甚麽形式持有,例如該盤生意究竟係個人持有還是以公司持有;轉讓時到底以「股份轉讓」還是以「資產轉讓」進行等等。 究竟「股份轉讓」和「資產轉讓」有咩分別呢?最簡單嘅分別就係,如果係「股份轉讓」,頂手人會買公司嘅股票;而以「資產轉讓」,頂手人會買生意嘅資産。「股份轉讓」不僅包括收購公司嘅資産,也包括承擔公司嘅法律責任,例如負債、稅務責任及公司已簽訂嘅合同義務等。就以街口嘅茶餐廳為例子,老闆透露有意將生意頂讓,假設茶餐廳嘅生意由公司直接持有,老闆作為公司股東,就可以將持有嘅公司股份轉讓予投資者,以一個「股份轉讓」形式轉讓,公司繼續為業務嘅持有人及經營者,轉讓只涉及公司股東變更而已,因此轉讓時間會比較快。當然,轉讓香港公司股份會涉及印花稅,可能將頂手成本提高。 而「資產轉讓」顧名思義就係買經營該盤生意嘅資產,以茶餐廳為例,經營生意嘅資產即係營運嘅硬件,包括廚房用具、存貨、設備及裝置配件等等。

好處係投資者可以按需要選擇購買部份資產,轉讓過程亦一般不涉及印花稅。但由於資產轉讓後,生意業務已轉讓予新老闆,租約、員工合同及食物牌照等,不會因為資產轉讓而直接轉讓予新老闆,因此投資者於頂手前,需要考慮茶餐廳所持有嘅食物牌照或酒牌等是否可以轉讓。現有嘅業主是否同意以相同租金讓新老闆繼續租賃營運地方,以及員工是否同意繼續為新老闆打工等等。 「股份轉讓」不僅包括收購公司嘅股票,也需要承擔公司嘅法律責任,例如負債和稅務責任等,那麼以「資產轉讓」方式承接生意係咪比較著數?值得留意係「資產轉讓」受《業務轉讓(債權人保障)條例》(香港法例第49章)規管,新老闆承接該盤生意時,也會承擔原來經營者於經營該業務時所欠下嘅債項及所產生嘅義務,包括負有法律責任承擔根據《税務條例》(香港法例第112章)所課徵或應課徵的税項。

收購者應謹慎考慮《業務轉讓(債權人保障)條例》內有關生意轉讓聲明的條例刊登「生意轉讓通告」與原來經營者嘅債務劃清界線。《業務轉讓(債權人保障)條例》(香港法例第49章)&《税務條例》(香港法例第112章) 要頂手頂得掂,最緊要事前做足功課,了解盤生意嘅背景,遇到細節問題可以請專業人士教路,採取買賣雙方同意嘅方法進行,達致雙贏局面。 祝各位創業人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