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資訊

消委會過去3年共接逾4,000宗美容院的投訴,其中有關結業的投訴最多,佔近3成,涉及金額最大的個案達110萬,而單是今年首4個月也已有32宗,佔近1成。

香港美容業總會創會主席葉世雄稱,近年美容院結業新聞已相對較少,因業內出現一種「易手劏客風」,有公司專門收購及接手瀕臨結業並欠顧客大量療程的美容院,再透過心理戰要求舊顧客加錢簽新合約牟利。葉世雄稱業內甚至還形成一種欠債愈多,售出價就愈高的畸形現象,故有美容院在短短兩年間便易手5次,消費者猶如「任人宰割」。

葉世雄表示,美容業總會的工作包括處理業內投訴及糾紛,近5至6年有關美容院倒閉的投訴佔整體逾半,當中涉及「直接拉閘走人」,消費者預繳的美容療程被「走數」,惟更多是將顧客賣予第二間公司,而接手者會要求顧客加錢才可繼續之前的療程,如要求「1+1」,即若顧客原先用兩萬元購買療程,就要再付多兩萬元,部分也會更凶狠。

他指,此實際是一種「心理戰術」,由於很多顧客仍有不少療程未用,多不希望「total loss」,願意加錢的機會很高,故行內亦因而出現一種畸形現象,只要該美容院欠顧客的債愈多,賣出價就會愈高,接手者看中的就是債主的「潛質」。

而最新的劏客模式甚至是不斷泵大債數並在短期內多次易手,葉世雄舉例,A美容院有100萬未償還的債務,涉及100個客,B美容院收購A美容院後就會聯絡有關顧客要求加錢繼續服務,若要求「1+1」並有一半顧客願意付款,每人願付1萬,該債務便累積至150萬,B美容院就能以此賣個更好的價錢,並在兩個月後再售予C,「周而復始,背後甚或是同一個老闆。」

葉世雄慨歎,多年來透過各種措施提升行業質素,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小部分不守規的業界總有新或更凶狠的招數去劏客,舉例業界有安全網制度,轉介受美容院結業影響的顧客至其他美容院繼續完成療程,惟有部分同行卻聯合地產代理,專門接觸租約將到期及瀕臨倒閉美容院,勸喻他們千萬別結業,更唆使借退休、移民等理由,將美容院轉手獲利;以致近年除了2021年「悅榕莊」外,很少聽到美容院結業,總會也很難介入,只能被動地等到顧客求助才幫忙。

家樂坊(英語:Gala Place,前名:栢裕商業中心及家樂商場),是一座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登打士街56號的商場連辦公樓,於1975年建成(48年前)。家樂坊的商場部分面積7,500平方米,一共設有4,500平方呎全港單層樓面面積最大的星巴克特色店、以及樓高3層和九龍區面積最大的H&M旗艦店(2020年10月結業),商場曾經網羅深受年青人追捧的潮流服飾及戶外用品、護膚及美妝用品、家居精品、影音及電子產品。其他店舖包括美容中心、主打家居設計的商店及電訊服務公司等;而辦公樓部份則達30,000平方米,吸引不少速遞公司、電訊公司和運動用品公司進駐。家樂坊亦提供近500個車位的停車場。

2006年2月,業主恒隆地產宣佈家樂商場將改名為「家樂坊」,大部分租戶的租約於年內到期,將商場重新定位,將商舖合併改大,大致為兩舖改為一舖,引入星巴克板前壽司及California Pizza Kitchen等租戶。至於寫字樓部分則只作內部裝修,包括重鋪地板等等。翻新後以售賣女性服裝、鞋和手袋為主,並且跟隨市況調整租金。2007年,翻新工程陸續完成[1]。2011年1月,業主將商場地庫改為「家樂.大食瀛」,引進6間日式食肆,包括豚組、大阪王將、全港首間味吉拉麵館、Mou Mou Club、18 Grams及自助乳酪專門店Tutti Frutti[2]

2014年10月,時裝連鎖店H&M將租用商場地下、一樓及部份地庫為旗艦店,達55,000平方呎,佔家樂坊9成樓面面積,每月租金約900萬港元。商場內的小店和特色食肆已於2015年5月起陸續結業[3][4][5]H&M於2016年1月29日開業,而原在地下及一樓的星巴克則已於2015年12月在地庫重新開業[6]。業主在2016年後一直以「型‧聚旺角」為策略定位,整合旺角區內核心物業。業主為進一步加強「型‧聚旺角」的市場定位,辦公樓部份亦在2018年4月1日起亦改名為「家樂坊」。[7] 2020年8月,媒體報道H&M旺角旗艦店租約將在今年第四季約滿,僅保留1樓約1.8萬呎樓面,放棄地下及地庫。而地下1.8萬平方呎舖位由運動服裝店Foot Locker租用,月租約200萬元。[8]地庫在2020年10月開設傢俬店at.home Pop-up Store。而地下B號舖及一樓全層在2020年1月開設臨時性質的AEON Pop up Store,[9]於同年2月21日結業。其後一度短暫改為奔墟We Connect Mall,在五六日運作。到同年5月14日,落實開設AEON STYLE,基本租金為8550萬元,租約期為6年。[10] 2021年8月6日,AEON開設佔地25000呎的AEON STYLE,設生活美容用品、12蚊店DAISO JAPAN、家品HÓME CÓORDY、綠色健康商品TOPVALU、美妝護膚Beauty Corner、潮流玩具Anime Corner及超級市場。

由建灝地產旗下尖沙咀醫務商業發展項目亞士厘21 (21 ASHLEY),持續獲醫療相關客戶垂青,新近再落實一宗承租協議, 新租戶為大型醫學影像檢驗中心, 而承租單位為2樓全層,面積約8,064平方呎,為該廈最大面積樓層。

亞士厘21樓高21層,總樓面面積逾10萬平方呎,提供全層及分間單位出租,分別有面積約778、1,944 及2,730 平方呎的分間單位,而全層面積約5,461 至8,064平方呎。

建築設計具備各種有利於醫療之配套設施,專為各類型綜合診所、專科醫務中心、醫學美容中心及日間手術中心而設。個別樓層設有特高樓底(層與層之間高度達5米)以及特大地台承重(達7.5kPa)。此外,為配合診所及醫療中心日常運作,每個樓層均提供穩定及充裕的電力供應,亦有後備電力可提供於單位內使用。

同時,每層均預留額外通風位置供客戶裝配符合醫療級別及手術室要求的通風及換風系统。該廈自年初中港通關以來,已獲逾百個醫療及醫學美容相關租戶查詢租務情況,項目預計於今年第三季落成,現正進行預租 。

 

自從口罩令解除,生活全面復常,愛美一族也急於執靚面容,務求以最佳狀態示人。美容及醫療美容界在過去三年經歷了一場汰弱留強賽後,有財力留下的多個集團,原來默默透過併購或開設分店不斷擴充業務,為拓展市場佔有率,已爆發一場版圖爭奪戰。本刊追蹤多間美容及醫美集團,拆解他們的發展策略,其中香港小輪投資四千萬元搶灘輕醫美;完美醫療在全球開設新分店;唐安麒國際集團則接手同行業務,保住業界一班專才飯碗;Spa Collection更透過收購,同步經營多達七個不同美容範疇的品牌。業界認為,若政府扶助業界將香港發展成亞洲醫美中心,在醫療及美容團隊互相協力下,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及收益,絕對是無可限量。

「MEDI MAGIC」致力優化現有的皮膚護理美容服務之餘,也開拓醫美業務。

「業內一直存有併購同行的風氣,近年多了美容院賣盤轉讓,於是自己趁低吸納以擴大生意板塊,特別是一些租金較低又有一定規模的美容院。疫情期間收購約十間美容機構,部分本身具有輕醫美技術。」Spa Collection集團創辦人郭敏霞說。
郭敏霞從事美容逾三十年,是國際美容企業連鎖管理協會創會會長,所創立的美容集團「Spa Collection」合共經營七個品牌,業務遍布香港、深圳、廣州及佛山,近年也有發展醫美。

引進韓國新儀器

「收購美容院旨在協助集團快速發展,所以在決定是否收購時,會着重對方所擁有的技術及客源,看看相關技術是否集團所缺乏,以及是否符合整體發展策略;並要了解相關機構是否已經營了一段時間,有多少長期光顧的客人及熟手員工等,能夠擴大我們的客路。」她續說,集團在過去便透過收購美容院,開拓了美甲服務及頭部護理,因而新增了兩大品牌,並在集團約三分一的分店內提供相關品牌服務。
郭敏霞為了拓展活髮中心業務,自家研發相關洗髮護髮產品以及技術,提升頭皮護理服務;近日更親身前往韓國大田了解頭皮護理最新護理手法,並大手購入十套頭皮護理儀器,以望精益求精。
本地上市集團近年也積極拓展醫美業務版圖,恒基地產(0012)旗下的香港小輪集團(0050)去年殺入醫學美容行業,斥資約四千萬元在尖沙咀美麗華廣場開設首間結合醫療技術及美容服務的輕醫美中心「AMOUR」。

完美醫療(1830)近期開設多間診所及服務中心。

 

郭敏霞致力發展頭皮護理技術。

醫美市場全球擴張

香港小輪集團總經理及執董李嘉豪早前表示,集團決定轉型,一方面看好醫美市場是全球大趨勢,而且該集團在醫療方面,有母公司旗下的仁安醫院做強大後盾,有效提高客戶的信任度,且母公司的客戶對象都是高端客戶,與醫美業務相輔相成。
集團亦計劃再開設兩至三間醫美中心,他續說,未來亦有意進軍大灣區市場,拓展內地醫療旅遊業務,日後有機會甚或進行併購。另一邊廂,前稱「必瘦站」的完美醫療(1830)於二一年轉名,主攻醫療美容及醫療健康生意,目前在香港、北京、上海、澳門、澳洲及新加坡均設有診所或服務中心,近年也將版圖擴展到大灣區。其主席歐陽江表示,集團早年主力拓展醫療美容服務,近年發現醫療健康市場發展空間更大,遂從醫學美容擴展至醫療健康範疇,開拓生髮、痛症醫療,甚至提供女性不育、人工受孕及冷凍卵子服務等。他對外透露,計劃在美國及英國開分店,目標在三年內使醫療服務與醫療美容業務各佔收入一半。除透過集團拓展相關業務,也計劃在香港、內地及海外物色相關醫療併購機會。至於擁十多間美容院的唐安麒,也積極拓展其健康美容王國,尋找心水合作夥伴,計劃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她在十九歲時以不足十萬元的本錢,與弟弟一同創立唐安麒美容中心,近十年在香港及韓國兩邊跑,一早便研究韓國美容技術,並將當地醫學美容引入香港,掌握整個美容以至醫療美容的發展趨勢。疫情期間本港美容業被迫停業八個月,唐安麒曾形容疫情令行業進入整固期,眼見不少同業捱不住,亦主動提出收購或入股經營有困難的同業。當中不少東主最放不下的是一批已成為老友的熟客及員工,所以她們都會尋求理念相近、願意提供熟客所需服務,以及能保住專才員工飯碗的買家接手。